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别人的故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别人的故事. Show all posts

Friday, June 27, 2008

为什么想干点事情譬如发篇博客必须熬到半夜呢

zz:我们必须寻求改变
关于生物择业的文章,楼主分析得很透彻,写的很实在,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做生物的一步一步经历过来的,一点一点改变的。

生物相关领域的学生和postdoc, 在在美国的中国人中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个人群的收入则是处于最低的位置,除了往faculty这条辛苦一世的路上挤,或者甘于做万年postdoc,找公司的路也比别的专业艰难许多。至于转行的那部分,到目前为止还属于小部分。

为什么生物研究这条路越走越艰难,究其原因,还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我们属于供过于求的劳动力。金字塔结构的医学突破发现决定了美国为了发展基础医学研究,需要大数量的受过专门training的劳动力,而大多美国本国的优秀人才都会选择回报更大的工作,所以,从小重视科学教育的中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中国学生们,便成为美国研究机构的首选。很大一部分来美国读PhD的都是中国四大生物学院世家出身,当年都是顶尖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由这群顶尖的人才支撑起来的生物研究真的需要这么多顶尖的人才,看看美国的学生就知道,大多数进graduate school的这些都不是最聪明的学生,虽然Harvard等少数几个学校里会有不少放弃读医学院,法学院而真的对研究感兴趣而且也真正拔尖的学生,但第一,这是少数,第二,这几个学校PhD毕业转去做咨询,投行,知识产权的也比别的学校比例要高得多。有诺贝尔得奖者说过,往往最好的生物学家是大学里B average的学生,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多数留在这里的人都不是top student。研究生物,对于抽象思维要求很低,对于数学只有少数计算,进化和结构研究方面用得到,对于逻辑思考由于不需要很敏捷的反应一般人的逻辑思考能力慢慢想绰绰有余。真正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投入,不知疲倦的反复尝试和好的运气。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能有大发现的是少数,美国的科研经费的系统更是保证了对一个问题的大于1x coverage,就是让你们都去试,有一个试出来就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系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生物医学的发展,也许这也是最好的模式,但是问题是,美国现在的大规模基础研究来支持少量有价值的发现,牺牲的并不是它自己的民众,而是让大量的外国人才来填这个巨大的坑。如果美国用同样的资本来使用本国的劳动力来做这些研究,它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只有两个可能性,其一,为了有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必须提高报酬,在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研究规模缩小。其二,为了维持规模,现有人员配备结构发生改变,低学历技术支持人员比例上升,高学历研究人员比例下降。这两种都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到这里,为什么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也就显而易见了,由于中美人均收入的差别,同样的低收入在未出国的中国人眼里并不那么低,于是美国就可以用极低的成本使用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中国的态度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一直希望科教兴国,所以也鼓励留学生到美国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命科学的鼓吹更是在上个世纪末达到了顶点。而美国则利用这样的心理把这些人都塞到了一个理论相对落后,需要大量人力去牺牲的学科里,其结果就是中国其实吃了个大亏,这些做基础生物研究的能够带给中国的,其实太少了。这么一堆高素质的人才,都蹉跎在了美国实验室里,等回到中国,顶着长江的名号,能为中国做什么?这里面,美国招人的学校看重中国人好用聪明勤奋听话,中国的学生看重美国学校名气好不用自己花钱读书还有奖学金受人羡慕,中国找海龟的大学要给自己学校提升形象更好骗科研金费,回国的人看重可以常回中国受人敬仰加腐败更好骗钱。当然,这个不是绝对适用,在这里做得很好希望在国内做得更好并利用国内low labor cost和人才的也有,想回国为国家做些贡献的也有,但是结果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是没有看到自己在这一个big picture中的位置。

大的方面说完了,再说说从个人利益方面。作为一个民主的时代,其实大家不必为重视个人利益而羞愧,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就是大家都在不违反道德的框架下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会对大多数人有利的结果。相信很多人都是抱着对科学研究的憧憬和热情来到美国的,我们从小的教育也一直鼓励做科学家,虽然这并不是个很合理。科学家这个职业,是在物质极大丰富,有些人开始有能力探索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产生的职业,在中国这个远远没有达到富足的国家鼓励大家去做科学家,也只能是文化大革命那个时期的思想造就的人处于社会主流时对教育的要求。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时代的留学生或多或少愿意在不算好的物质条件下投身科学研究。许多人会说自己对生物研究也是有兴趣的,其实很多时候是自欺欺人,在全身心投入的情况下,其实一个人对自己做的事产生一些兴趣是很正常的,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对这个职业有兴趣。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对别的职业了解很少,甚至片面的否定那些金融,经济相关的职业,认为那些 intellectually inferior,其实完全是盲目的自大,去读一读现代的经济学,也许你会发现经济学比bioscience更像science,而投行对数学的要求,也比大多数分子细胞生物学家们懂得要多,咨询要的逻辑思考,比很多cell paper的实验design也要更smart。只要走出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很多工作都是非常challenging而又能够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的。但是由于这些工作对社会创造财富有直接的贡献,这些工作带来的报酬要远远高于普通教授的工资,更不要说是Postdoc。有些人会说他们不care收入比别人少,他们更enjoy做研究带来的乐趣跟成就感,但是到底给你成就感的是什么?是你真的有了什么跨时代的发现?真的带来了什么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对大多数做这一行的来说,成就感还是来自发了nature science cell的paper,拿到了大的grant,到了哪个好的学校做教授,拿到了tenure。这些其实只是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在别的行业也一样会得到。但是想一想你真的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什么吗?一篇nature的paper,全世界也许有几百个和你一样的科学家会读上一读,其中可能有几十个会仔细的读,然后可能有10来个人会根据你的实验想点东西做,但是这样的成就就是你人生想要的成就吗?这个职业真的比别人崇高吗?我并不是说没有人应该投身于科学研究,我的point是,做研究并不是一件有多么崇高意义的事,并不能给人额外的成就感,那么它的价值也应该在报酬上得到应有的体现。相对于别的博士,从事生物研究的在博士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博士后才有可能成为教授,而且是在淘汰率相当高的情况下。那么对于这一行没有真正热爱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值,而对于这一行真的热爱而又有才能的人来说,这一行的报酬没有达到可以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水平,所以,这样的情况对生物研究的所有人都是不公平的。有些人甘于拿低工资卖苦力,这是中国传统宣扬的所谓的美德,但是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中,这并不被认为是美德。

看起来这是一个会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从这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就不会再存在。前面提到过,对生命科学的鼓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那时候的顶尖学校的生科院,考分绝对是全校最高的三名之内,更是大量高考状元的去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生命科学的盲目崇拜,一方面是出国容易的名声。但是随着中国大众对世界的了解在90年代末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日渐正常化后,对生命科学的畸形追捧也就慢慢冷却。生科生源的相对素质逐年下滑是个不争的事实,到了今时今日,生科的分数线再也不可能与国际金融等专业一争短长。同时,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北大清华复旦所在城市的繁荣以及众多机会的出现使得出国不再是很多最优秀人才的第一选择,即使想出国的人,也意识到出国绝不该为了到美国而出国,很多更热门的专业同样有出国机会,而且能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形势下,整体出国读生物的中国学生素质也开始滑坡。那些已经在美国的留学生中学校好,能力强的往往寻找其他的出路而离开了学术界,留下的少数是确实感兴趣,也有实力想要冲击faculty之路的,更多的是需要一个过渡去找一份公司或者别的工作的。新来的这些留学生,作为 80后的一代,更是比以前的要更自我和现实的多,加之在国内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这一代早早做好打算并付诸行动离开研究这一行当的比以前也多得多。照这个趋势发展,中国的优秀的人才将减少投入美国的生物研究,faculty这条路的竞争也会稍稍缓和一些。

但这也正是目前在读PhD和postdoc们的悲哀,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将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就像文革中失去教育机会的一代。他们之后的新的一代在拥有更多机会的环境中在社会中将成为更高等的人群,而他们曾经的优秀,曾经的风光将没有人会记得和理解。如果现在不寻求改变,这个人群就将沿着这条轨迹归于消沉。所以一定要改变。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这个大的环境。改变自己,很多人都已经在做,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些什么选择。改变环境,则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事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Rock the foundation of biomedical research in the US. 这个制度存在了这么多年,对美国来说只有好处,他们不会想着为我们谋福利,只有让他们知道不改变他们要吃亏了,他们才会做出让步。在各大学校和研究机构中的中国研究人员,粗略统计大致占研究人员的1/5以上,如果有组织的罢工三日,并一起在学校里外游行一次,这个行动将是规模巨大的,并且一定会被媒体广为报道,对美国将来的police making产生巨大影响,NIH也将不得不对postdoc工资作出调整。各行各业都可以罢工,为什么博士后们不可以罢工?经济学告诉我们,组织工会,罢工谋求福利对unionized labor是有利的,只是对未unionized labor不利,并增加进入壁垒,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那些热爱科学研究的人们也不必担心这样做损害了科学的发展,从长远看,这样做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待遇,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更安心于试验,另一方面更是可以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

这只是一个设想,具体的可行性有待大家讨论,而操作起来更加复杂,得到的改变更可能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我相信大家必须要有所行动,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

Friday, May 23, 2008

MITbbs: 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

唉,看看吧,看看吧,看看底下都说了什么。我就说我自己是对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像我这样:从来都不考虑要结婚。我跟别人说我不要结婚,根本就不是因为以下的原因。但是看到下面的这些话,我就知道自己有多明智了。真正把爱情视为至上的人是不会轻易谈恋爱的,自然也从来不操心谈不谈恋爱。要么就perfect地有,要么就开开心心地无。呵呵,不要结婚的人,是不把婚姻当回事呢,还是比那些结婚狂的人更把婚姻当回事呢。想清楚点吧。我目前就很清楚:不要结婚。

发信人:tiki(tiki),信区:Love
标题: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ThuApr2420:15:292008)

最近发生一件事,有些感想,想着想着突然想出很多类似的事,于是很自然的下了这个结论。

先说最近的这件事。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2年前一帮人吃饭互留了msn,再没碰面,只是很偶尔的网上聊聊天,几乎都是他主动的。有几次,他说话有些过界,但属于那种不捅破的。我对他没什么感觉,所以都装做听不出来带过了。最近突然见到他怀孕的老婆,才知道他已经结婚了。他老婆说,我们出国前就结婚了,好多年了。言谈之中很幸福的样子。可是我想到他以往聊天的时候。。。好像都有意无意的给我感觉他是单身,就觉得他,或者说他们的关系,其实没有他老婆以为的那么简单。

其他的案例一对模范夫妻,老公很聪明有趣,对朋友也很好,夫妻俩是高中同学。老公非常宠老婆。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暂时分居两地,但是两个人还是如胶似漆的来来去去,感觉完全没有被距离分隔。后来听到说老公其实在分居后不久就和我们认识的一个女生来往了。但是老公还是很宠很宠老婆的样子。。

另外一对,到美国10多年,成家立业买房生孩子都完成了。大概保暖思淫欲,老公在外面有女朋友,全世界都知道只有老婆不知道。有一次吃饭碰到他们夫妻和孩子,上前打了个招呼,他老婆一副满足的样子,我看了,只觉得很可怜她。

我的大学同学一对夫妻,老公到异地出公差,那里有我们另一个大学同学,是我的好朋友,从来没有和那个男的同学有过任何瓜葛,但是大学里我们同学一起玩,都很要好。所以这个男同学打电话给我的好朋友要一起吃饭,她就欣然同意。后来夜里却打电话给我,说不知道要不要告诉我,这个男同学在吃饭桌上就慢慢有些过界了,后来还问她要不要和他一起去他的hotel坐坐。她当然没去,而且有些生气,所以和我打电话。后来我们突然想到他老婆,我们的同学,2个人都有些无语了。

还有一个,和我自己有关的。在国内曾经分手而且失去联系的前男友,已经结婚了,有一天突然msn加我,然后就和我聊天,慢慢的开始叫我小名和昵称了。我完全不在那种感觉里,觉得很无聊,于是不再理他。后来过了几个月,他到我在的城市出差,问我要不要见面,我说不用了,他就说,不见也好,免得到时侯控制不了。以我们当时的情况和聊天的上下文,我很清楚的感觉到他说的不是感情上或精神上控制不了,好像他过来是有别的什么目的似的。

其他还有很多啦,懒得打字打到我手酸,各位看官也看得累翻,反正都是异曲同工的。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见过一个非常中规中矩的老公。他虽然有个好工作,但是长得非常带不出去,也不懂得怎么和人打交道,是个非常内向的人。老婆很精明能干。这个老公到底是真的忠诚还是内心也在活动心眼,不得而知。但是我自己不是很精明的会盯着老公的人,我也不会嫁太内向的人,我更不想被人耍,或者暗地里被我都不认识的人同情和可怜。所以啊。。。对我来说,谈谈恋爱就好了,结婚免了。
发信人:luojiaca(珞珈),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ThuApr2420:27:342008)

人说好女人是个学校,步入婚姻男人会学到很多。如果你没看到好的,可能是因为老婆没感染力;更可能就是本来就嫁个烂男人~~~能够嫁给烂男人的女人,可能很善良,但是不明智。

婚姻是需要智慧的,看人也是。现在的年轻人,在结婚之前有几个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大多都集中在外表,集中在物质上,等到结婚后发现,再离婚~~~离婚后如果想不清楚再婚,他/她还得离~~~

对婚姻是相信的,但是要步入婚姻之前,看看是生理,心理还是精神世界需要...

生理不用我解释;心理上有很多,包括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年龄大了,舆论压力...搞得自己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非嫁不可,找到一个愿意娶/嫁的就嫁/娶精神上的,想清楚共同生活的目标,原则问题,共同语言,人品性情~~~再说。。。

看看为了什么进入婚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成长到现在的每一步,发生的很多事,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自己曾经种下的因。

Goodluck
发信人:tiki(tiki),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ThuApr2420:42:382008)

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我总觉得女人是很重感情的,还会说一些你说的这样的道理,也会去这样做。可是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只要有机会就会出轨。你如果说男人出轨是因为女人罩不住他,那看看希拉里够聪明吧,还是不知道怎么防止这种事。而且克林顿当初也追了她好久,说明是很喜欢她的。再看纽约前州长夫人,不仅不逊于希拉里的聪明,还比她漂亮,但是老公不也招妓了。

有些男人在婚姻里没有生理,没有心理,没有精神的matching,所以一出轨可以全部出轨。但也有些男人,爱老婆,出轨就只出第一类。而对我来说,哪一类都不能忍受。
发信人:xiaopangniu(to~to~tobeawoman~^.^),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ThuApr2420:53:362008),转信


不需要perfect的人,socalled好人
因为也没有完全perfect的女人

大家互相将就着点儿,别那么picky
别动不动就上highlevel非人标准

发信人:happyvirus(小闷),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ThuApr2420:54:152008),转信

人都是有缺点的
一尘不染的感情即便存在,也是阳春白雪.
发信人:luojiaca(珞珈),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ThuApr2421:01:142008)

男人用下半身思考是生理决定的,呵呵。男人也是有品味的好不好,即使用下半身思考,也不会有机会就出轨。

男人出轨是八匹马拉不回来的。出了就出了吧,如果他对他自己的婚姻已经没了什么责任感和牵挂,如果是我的话,早离早moveon.毕竟夫妻一场,没出轨前还算开心的。出轨这种事情,防止,预防都没用,那是根植于人的良心。

很多人婚前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婚后发现就是过日子的伴,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共鸣。也渐渐明白缺少什么,想要什么。如果看到婚姻外的有自己想要得,出轨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拉不回来就拉不回来,拉回来没了心,也没用。女方也可以找更match自己的人。

这些都没什么对错,只有合适与否。不过,我很鄙视脚踏两只船的人。出轨就出轨,像个男人说出来,别那边放不下,这边也不放手。那就是找骂。

有些男人在婚姻里没有生理,没有心理,没有精神的matching,所以一出轨可以全部出轨。但也有些男人,爱老婆,出轨就只出第一类。而对我来说,哪一类都不能忍受。

你明明知道症结所在,男人在婚姻里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会什么都没有?那你就找那些在婚姻中会有生理有心理有精神的男人吧。要找到对方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你也要清楚你要什么,不能一竿子打死一群

还有,你怎么知道女人很重感情?女人更注重有物质基础的感情:-)很多不能共苦的例子都是女人放弃;不能同甘的例子倒是各自一半,只能说不match
发信人:dolaemon(当当当),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FriApr2501:03:122008)

我非常同意这个。我也鄙视这种脚踏两只船,自以为很聪明但是玩火的人。

我很鄙视脚踏两只船的人。出轨就出柜,像个男人说出来,别那边放不下,这边也不放手。那就是找骂。
发信人:TheRock(Get+High),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FriApr2507:34:572008)

tiki你只看到了这些男人潜在出轨的现象,但是你是否考虑过他们为什么会考虑出轨?难道他们的妻子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中国的女人经常用Sex作为他们控制丈夫的工具,这个现象是很可怕的。当然我的观点也有些片面。但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是不可以轻易下结论的,对吗?
发信人:xinhz001(雪儿),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FriApr2511:06:082008)

楼主说的很对.其实,但凡是个男人都会这样的.尤其是结了婚男人,即便他老婆再好,只要有那么一星半点的机会,他也会想尽办法占点儿便宜的.男人就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没有办法。
发信人:YYNNBBMM2008(IVY),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FriApr2511:51:592008)


很有智慧的话。

其实如果了解婚姻是个什么样子,男人女人是个什么样子,生活是个什么样子,还能有自己的信念步入这个殿门,并能经营好婚姻和家庭的人,真的是勇士和智者。只是没有进入的人,看得再多,也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看破红尘俗世了;其实那其中的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大可不必去同情别人的貌似被骗或自以为幸福不已的妻子。真正的傻子和蠢女人不是没有,但还真的不是你认为的那么多。因为我也自以为是过。

婚姻也好,生活也好,的确有太多的丑陋,太多的无奈和失望。早看清了觉得自己也没那个容量逃开也未必不好。但也不必带着放大镜,逮到蚂蚁就以为是蟑螂,吓坏自己。

咱们都生活在尘世的。没什么东西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纯净的东西也就是那早晨的露珠而已。轻轻一碰,撒落一地,不是脏了就是消失了。男人也是那样。大多不是天生污秽,只是他纯净的时候你碰不上。或者有幸碰上了,却又很快碎掉了。

不过我还是喜欢晨露,喜欢去采摘,在太阳把它带走之前,把它捧在手心里。虽然成功的几率很少,干净的露珠很难找,还要完整的硕大的的,才不容易碎,所以更难。但是当你捧在手心的那一刻,那份喜悦,却不是酣梦中的人儿能了解的。我体验过。所以我相信。

之后,那份纯净最终还是要消失的。还是要加入到天地云雨河流浩海的大循环中去。这不就是大千世界么。接受了这个,慢慢就坦然了。
发信人:majiage(马甲哥),信区:Love
标题:Re: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FriApr2518:10:552008)

没有用的,人总要经历了才能成长,不入围城,怎知城里的宝贵,城外的珍惜。如同小孩子学走路,摔摔跟头才好,最可贵的是无论经历过什么沧桑,还能有一颗淡定的心,能坚持明天会更好的信念。

恋爱和婚姻,从轰轰烈烈到波澜不兴,就如同未赋新辞强说愁到欲说还休,懂得生活的人,还有心情写个小詩,其他的,难免要骂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这时候还会写诗的也是真仙了,真仙不会寂寞的。
发信人:WKF(歪猫~~非猫),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FriApr2522:33:192008),转信

这些话都被人说烂了,了无新意."婚姻需要智慧,好女人是学校."所以呢,婚姻失败的女人,要么眼光差,要么能力差,要么是智慧差,反正是不如我冰雪.我是好女人,我是好学校,我虽然没有进入婚姻,但是我比你们在婚姻里面呆了n年的人都了解男人和婚姻的本质.comeon~~先结婚至少过了7年之痒再来谈婚姻好不好.
发信人:WKF(歪猫~~非猫),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FriApr2522:41:262008),转信

我同意花生大叔说的第一句话:
故事很有趣,很有代表性,而且我看到的经历到的和你的也很相似.

但是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故事,得到的结论却不一样.

社会/男人很让人失望吧.是的,有的时候看多了这样的故事,我也很失望.但是呢,就好象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就是在走向死亡一样,不能因为每个人最终都是要一死,所以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就这么干等着死好了.我们不能这么消极的过短暂的一生.

什么都应该经历,美好的,阴暗的,,被爱,或许还有被背叛,伤害被伤害,...不要害怕,什么都经历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发信人:sector33(火大),信区:Love
标题:Re: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SatApr2602:29:052008)

说来说去都是情感问题真的有那么复杂吗?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就是一种全方位的cooperation罢了

跟你在一个办公室工作需要跟周围的同事搞好关系是一样地

婚姻哪能跟爱情话等号啊

不结婚的爱情不一定不真挚没爱情的婚姻不一定不幸福
发信人:tiki(tiki),信区:Love
标题:Re: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MonApr2816:31:242008)

Iunderstandyourpoint。单这几个人的经历并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如果你想到这些人,在他们的老婆,或另一些认识他们的人的眼里,可能是模范老公,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可怕?


【在seaport(seaport)的大作中提到::你这样概括在逻辑上肯定是不对的。:大量已婚男对你没有兴趣,从而不能成为你的朋友,也就没有机会说过界的话,因为刚:认识就过界未免唐突,成功率也低。:主动接近你的已婚男,带有某种目的,这是可以理解的。:说到底,如果你认识已婚男比较被动的话,有这种遭遇的可能性要高很多。我的意思是:,你接触这两种已婚男的几率不一样。
发信人:tiki(tiki),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MonApr2816:57:412008)

今天大家的讨论也基本尘埃落定,我还是很有心得的。总结一下:

1.WKF说的对,人都有一死,不能因此就不好好的活。婚姻这种东西,即使可能失败,还是值得和爱的人去试的。

2.珞珈的话对我很有启发。她说女人提到感情上的需求就是要男人宠她,而不是真正在乎男人精神上要的什么。
这段话我想了很久。我似乎也不曾真的关心过他的梦想,倾听过他的迷惘。我也许问过,听过,但从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很重要的。将来会更努力。

当时写东西也是有感而发,谢谢大家回复。
祝大家都好!!!
发信人:luojiaca(珞珈),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MonApr2817:47:542008)

我soulmate说过,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去爱,而不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对方。

沟通很重要。20几年都不认识的,忽然到一起,千万不要指望默契。默契是靠长期的磨合培养出来的。该浪漫的时候要有情趣,不该浪漫的时候不要期望太高:-)

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可以hope,但是不能够expect的情况。

Goodluck!
发信人:mom2006(hey),信区:Love
标题:Re:没有看到一个好的已婚男人,所以不相信婚姻
发信站:BBS未名空间站(MonApr2817:54:462008),转信

大妈我路过,顺便说一说.女人可能比男人谨慎,因为女人在心理生理上其实都更受不起感情的失败.所以,如果有一个男人很宠她,那个女人本身对那个男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话,那么,当受到的宠爱超过她的期望的时候,这个女人就会开始去关心那个男人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可惜,也许大多男人不能这么无条件地去宠爱,所以很多女人也就还没空去想到那一步.也许,有的男人也希望女人先去关心,到一定值后,反过来宠爱?如果那样的话,谁先开始就是一个问题了.LOL

也许是女人的青春太短暂,很多人对婚姻望而生畏,因为她们看不到人生的尽头,不能确切地知道在那里两人是否还携手共行.可是就算是对方做出了承诺,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就能发生.既然青春短暂,何不放开心解,先去享受一下?就算后来失败了,前面也享受过了.


:这段话我想了很久。我似乎也不曾真的关心过他的梦想,倾听过他的迷惘。我也许问过:,听过,但从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很重要的。将来会更努力。:当时写东西也是有感而发,谢谢大家回复。:祝大家都好!!

Friday, March 21, 2008

90年代:10年里的10首歌

  80年代是港台歌曲的天下,90年代中国大陆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创歌曲,全国各地经常举办通俗歌曲大奖赛,原创歌曲选拔赛。这些歌曲有几个特点,这些歌曲多数是大陆原创,有些歌曲反映了中国的某个特殊的时代,表达了某个社会阶层的情感,或者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在各种场合反复播放,有些歌曲让人听了开始觉得很好听,但是由于听得太多后来烦死的,排名不分先后,

《轻轻地告诉你》
演唱者:杨钰莹
流行时代:92年
主要听众:青年农民,民工
评论:歌甜人美的杨玉莹受到许多农村青年的喜爱,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年她的磁带热销大江南北,有一度排行第一,好不红火

《新白娘子传奇--千年等一回》
演唱者:高胜美
流行时代:93年
主要听众:爱看电视剧的,或者喜欢赵雅芝
评论:自从93年新白娘子连续剧热播后,此曲当时在社会公共场所播放甚广,本人在上海的一个主要的闹市区每走几步就有一个音像店播放这首歌曲,甚至有推着三轮车卖盗版磁带的用劣质的录音机也用大音量播放此曲招揽顾客

《涛声依旧》
演唱者:毛宁
流行时代:93~94年
评论:这是首动情的歌曲,起源于春节联欢晚会,想必大家都记得

《小芳》
演唱者:李春波
流行时代:93~94年
主要听众:文革知青评论: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这首脍炙人口,充满深情的歌曲唤起了文革知青对旧时代的浪漫回忆

《九月九的酒》
演唱者:不祥
流行时代:94~95年
主要听众:农民,中年男人
评论:本人95年去南京紫金山旅游区乘缆车穿越山间的时候听到山里荡漾着这首歌曲

《纤夫的爱》
演唱者:尹相杰,于文华
流行时代:95年
主要听众:农民,40岁以上的机关干部
评论:自从纤夫的爱这首歌曲得了全国95年MTV大奖,尹相杰这个憨厚的框架眼镜和那个俊俏的小媳妇的形象就深入了人心,这首歌曲马上红遍大江南北,尤其在卡拉ok厅里,调情的中年男女,机关工作都拿此歌自娱自乐

《我听过你的歌》
演唱者:王炎 何静
流行时代:96~97年
主要听众:年轻人
评论:这是首欢快的流行歌曲,不知道它的创作者王炎现在去哪里了

《心太软》
演唱者:任贤齐
流行时代:96~97年
主要听众:感情困惑的都市白领(其实是大多数都市白领)
评论:此曲当时在社会公共场所播放甚广,本人当年在上下班的公共汽车上天天都能反复听到,后来让人听得“心太烦“

《流浪歌》
演唱者:不祥流行时代:99年
主要听众:民工
评论:中国有很庞大的民工队伍,其人数不少于学生,民工也需要自己的文化,也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外打工,思念家乡的民工非常钟爱此曲。

《同桌的你》
演唱者:老狼
流行时代:整个90年代
主要听众:大学生
评论:此曲在整个90年代被70年代出生的学生们传唱不已,是对童年的怀旧和浪漫回忆